焦點關注

興南夜市平民美食第一篇

興南觀光夜市,位於中和區南勢角捷運站4號出口,下車後步行左轉至興南路斜對面即可到達,入口處牌坊上面寫著「中和市興南觀光夜市」,其範圍是以信義街為主要路線,中段連接至景新街410巷口,形成一個T字形的夜市,營業時間為下午4時至凌晨12時,巷子內有許多的服飾店、鞋店、小飾品店、生活日用品店等,其中也有許多平民美食,物美價廉,值得我們品嘗。

瓦磘溝一日小旅行

瓦磘溝(瓦窯溝),一條在中永和交界的臭水溝,卻是中永和得以發展的母親河。昔日航運蓬勃的河流竟在數十年後變得髒臭不堪?身為中和人卻從未好好走過這條養育住在中永和地區的我們的母親河,趁著周末冬陽,跟著步道志工們一起探訪瓦磘溝。

公共參與周-中和頂南里水資源再利用

永和 / 新中和社區大學於上週六(10/12)舉辦公共論壇,參訪新北市中和區頂南里。當天參與的學員有20多人,參訪內容是為了解頂南里水資源的利用及環保回收成果。

中和錦盛里參訪

永和 / 新中和社區大學於上週六(9/28)舉辦公共論壇,參訪新北市中和區錦盛里。當天有社區大學學員與民眾20多人參加,由林素娥里長與多名錦盛里環保志工為社區大學學員介紹錦盛里在資源回收、環保、防災各方面的成果。

中和瑞穗配水池

瑞穗配水池坐落在中和,板橋,土城交界,自強國小旁的圓山(又稱員山,饅頭山,員山子,圓墩仔(閩南發音))。有自來水系統前,自永和深井所汲取出來供給到板橋地區的水源在此處暫時儲存,沉澱淨化,並利用此地的地勢所產生的壓力將水配送到板橋地區。在配水池邊立有紀念此配水池建造者山本信義的紀念碑。此處目前為新北市定二級古蹟。昔日可南望圓通寺,北眺觀音山,淡水河,為中和八景之一。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走讀圓通寺

/: 陳正哲
  68行號下午兩點,頂著豔陽,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黃理事帶領新中和社大公共論壇一行人來到位於中和,建於日治時期的台灣第一座尼姑庵,圓通寺參訪。
黃理事與新中和社大公共論壇
  圓通寺由女尼妙清法師(1901~1955,俗名林塗,新竹籍)費時數十載(1926~1977)化緣募資所建成,出資者遍及台中,嘉義,斗六等地。圓通寺為全台首座比丘尼(女尼)道場,但因當時女性受教育的機會較少,因此圓通寺相關史料較少文字記載,多仰賴口耳相傳;另一方面,因建時為日治時期,在政府初來台灣之際,許多標示有昭和之年份都在政府要求之下改為民國,造成廟內許多碑文的年份難以採信。圓通寺一直以來都是大家出門踏青的好去處,今天在黃理事的帶領下,從門口的石獅石象,大雄寶殿,到一線天,佛字摩崖,大家對於建於昭和年間,日,中,西式混和的圓通寺有更深入的認識。

左獅右象
  圓通寺三面環山,前方視野遼闊,可鳥瞰台北市。從事建築二十餘年的黃理事說:「這裡方風水好,我看風水從人的角度出發,這裡視野好,風景好,風水也好。」在這次參訪的過程中,黃理事經常能從人的角度出發,重新解釋許多習俗與傳統上在人文面向與建築功能性上的目的。
石象

石獅

  相較於其他廟宇,圓通寺外牆以四周容易取得的砂岩為材料,屋頂以黑瓦鋪蓋,因此色調以灰色為主,再加上以人字堆法堆得厚實的牆壁,看來更像座固若金湯的城堡。幸虧門口一對獅象,讓人一眼就知道來到了佛門清境地。這對獅象由郭德松師傅以洗石子打造而成,為新光集團吳火獅先生所捐贈。獅子為文殊菩薩坐騎,驅邪鎮煞,智慧威猛;大象為普賢菩薩坐騎,吉祥佳瑞,深穩持重。雕像上標示著這兩座雕像為民國66年時完成,但同行的一位大哥卻表示在民國四十多年時即有看過這兩尊雕像,黃老師解釋,上面的年分應為圓通寺謝土的時間。

石燈
石燈

石燈上的對聯
  在廟門口有兩隻石燈,這兩隻石燈的風格為唐風的變體,其雕刻華麗繁瑣,為台灣所獨有。左右兩燈上各雕有四條龍,面向中間,作鎮邪迎賓之用。其中有趣的一點是,石燈籠的左右並不完全對稱,一邊的石燈籠內刻有對聯,一邊則無。黃老師表示,這應是受時燈籠捐贈者的意識所影響。

山門/前殿
山門

  山門為佛門清淨地與塵世之間的界隔,上有圓通禪寺四字,圓表示無偏缺,通表示無障礙。取名圓通乃為紀念妙清法師的師父,覺力禪師。覺力禪師法號復願,別號圓通,曹洞宗派,創苗栗大湖法雲寺派。
彌勒佛與悅爾眾心
  山門內有一尊彌勒佛,彌勒佛為未來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過去佛燃燈佛)。彌勒佛上有一匾額,題字悅爾眾心,為1953年楊肇嘉題的。揚肈嘉曾任民政廳長,其女在未嫁時就夭折,因此無法安葬於家廟中,他將亡女的靈骨葬於圓通寺內的歸淨塔中,並在晚年時因思女心切,常到寺裡來。
通往廣場的樓梯
過了山門,左右有狹窄的樓梯通往廣場,黃理事表示,這是建築中「障景」,為在展示開闊的空間前,先將人引入一個壓抑的空間之中,以突顯開闊空間的開闊的高明手法。
松鶴

  山門上為前殿,前殿與正殿隔著廣場相對而立,為對景之應用。前殿的外牆上刻有竹子與鹿;松與鶴的浮雕,眾人推敲有"得()祿(鹿)()()"之意。
蓮池聖嬰
進到前殿當中有一童子面對窗外,手指天,立於水池中的蓮花之上,右手左手指地。傳說中佛祖誕生及能說話行走,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作獅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並向東西南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蓮。而蓮池面對著一扇月洞窗,但這扇月洞窗已被加上鐵窗,推測是為了安全考量,卻大大的壞了風景。

正殿
在前殿望向正殿,整個正殿正好佔30度左右的視角,佔滿整個畫面,使人不必左顧右盼,又能感受到正殿的雄偉。

廣場
新(右)舊(左)燈籠
  現今廣場的鋪面為94年重修,左右廂房因建築年代的差異並不對稱。而一旁的涼亭與板橋林家的汲古書院風格相近。廣場與正殿之間座落了四只石燈籠,中間兩座為重修時所新增,旁邊兩只建於1934年,混合了日唐風格。
圖書館
  廣場上的圖書館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台灣因瘴癘之氣較重,瘧疾肆虐,而瘧疾要靠奎寧粉醫治。那時的奎寧粉主要儲存在總督府附近的台北醫院中,但台北醫院離總督府近,藝成空襲目標。為分散風險,一部分的奎寧被運往圓通寺儲存,而奎寧粉就被儲存在當時牆壁已經蓋好,屋頂卻還鋪著茅草的廂房當中。奎寧粉怕水,茅草作的屋頂每逢大雨便抵擋不住,需要換上瓦片屋頂才能有效的阻擋雨水。但在當時,瓦片只有松山有在生產,又屬管制物資,廟方為保護奎寧粉,透過在地駐紮單位行文至松山才獲准買了瓦片。但當時因空襲頻繁,運送瓦片風險很高,運送的牛車也很貴重(當時有一車三命,牛一命,車伕一命,牛車是業主的命)費了很大一番功夫才運了兩車道圓通寺來將屋頂鋪好。

大雄寶殿
鬼瓦與黑瓦
大雄寶殿的風格非常特別,有其歷史意義,其屋頂用日式的黑瓦與鬼瓦鋪成。而其列柱的形式有希臘式建築的風格,用色素雅,給人莊嚴肅穆,理性沉穩的感覺。這種混合式的風格與當時日本的明治維新有關,明治時期,日本留歐的建築師在日本苦無發揮空間,轉而到當時被日本殖民的台灣來一展長才,造就圓通寺日歐混合的建築風格。建材方面則多用大理石,一部分也有鋼筋混凝土的採用。除日歐風格外,也可見到閩南建築的裝飾,如屋頂上雙龍護珠的雕刻,門楣上的梅蘭竹菊等。

月台與象鼻香爐
施食台
  踏上十一階的台階,來到"月台",為觀月之台。月台上
擺著將人們的祈禱透過焚燒的裊裊香烟送到天廳的石象香爐。香爐的一旁是施食台,相傳以前有鬼母,一次生數百胎,鬼母有燄口,無法食用平常的食物,只能吃人類小孩維生。佛決定要渡化鬼母,因此將鬼母的一個孩子藏起來。鬼母片尋不著孩子非常著急,便向佛求助,佛要鬼母將心比心,別在以人類孩子為食,並令弟子設施食台,供奉米飯,使鬼母得以餵飽自己與孩子,不必再以人類的小孩維生。
雄偉的正殿
  正殿內供奉著釋迦摩尼佛,文殊、普賢兩位菩薩,韋馱、伽藍兩為尊者,出自陳祿官之手,其特色為臉較長而嘴巴較小。正殿左右有鐘鼓,懸掛於象鼻的支架上,由師太定期敲響。我們參訪當天,正值法會,鐘鼓聲與誦經聲繚繞,非常莊嚴肅穆。正殿中的柱子較外面的列柱更具沉穩的希臘風格,而兩旁的窗則是日本愛用的菊花造型,但與王室專用的16瓣菊不同,這裡用的是八瓣菊花。一旁的水果雕刻,也具有希臘的風格,但當時雕刻的台灣師父,在雕刻時將水果偷偷換成他們熟悉,台灣特有的熱帶水果,令人會心一笑。

歸淨塔,極樂院
  塔源自於印度,在印度,佛教主張不造像,而是建塔供奉佛舍利。而這座塔現在則轉座納骨塔,為寺廟與人結緣的主要方式之一。極樂院為安放牌位之處,推測以前可能為興建廟宇時的公德堂(建築師父們的住處)

彌勒佛石刻,一線天,佛字摩崖
彌勒佛石刻
  在一旁人煙較罕至,蚊子滿天飛處,暗藏了大片的雕刻與壯麗的景觀。雕在砂岩山壁上的彌勒佛為陳千萬於1932年未完成妻子宿願所所刻。
一線天
鳥瞰圓通寺
  穿過僅容一人通過的一線天,來到一片小小的平台,可以鳥瞰圓通寺全景,正殿兩旁聳立著兩排高聳的亞力山大椰子樹,非常醒目。這裡一條路可以通往慈雲寺,慈雲寺舊稱慈雲岩,曾是一間小廟,相傳林國芳當時被人追殺,躲避至此,祈求菩薩助其脫困,並與諾日後必定供養菩薩以謝恩。果然,下起了大雨阻斷了追兵。林下山後,於板橋興建接雲寺,將雲寺的菩薩接至接雲寺以就近供奉。1954年六月,慈雲寺四周發生大火,妙清禪師面時機成熟,便命弟子達進禪師重建慈雲寺,並與圓通寺結為姊妹寺,兩寺相距僅五百公尺。
佛字摩崖
  佛字摩崖,大三尺見方的佛字,由新竹鄭神寶所製。相傳此字為當時先以蘆葦紮成的大毛筆在報紙上題字後,將報紙黏於石壁後雕刻而成。


下學期,中和庄在中和社區大學開班授課,為我們介紹更多的中和人文風采。

1 意見: